关于昆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34367号提案的答复
李俊彪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嵩明县牛栏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保护的建议”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0年是水污染防治考核的攻坚之年,崔家庄国考断面的“大考”之年,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来开展牛栏江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深入分析问题、认真检视不足、系统谋划措施,坚持工程性措施和管理性措施相结合,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全力提升牛栏江(嵩明段)水质。今年1~7月份牛栏江出境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达到考核标准。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一)完善日常管护机制
一是全县河库由各镇(街道)配备280余名保洁员,同时引入保洁队伍一只,不定期对开展河道日常保洁,长期坚持推进“云南清水”行动,“清四乱”行动,累计清除围垦1500m2,违建300m2,清理整治排污口52个。二是由市生态环境局嵩明分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和“正面清单”监管模式,开展企业现场监察423家次,其中“双随机”抽查检查企业84家次;针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42起,罚款共计357.24万元。三是按照县委主要领导要求每周对河道开展巡查,形成督查专报,及时督促整改。
(二)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是实施牛栏江主干道小街大桥片区、小新街古城片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牛栏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子项目—生态河岸恢复建设工程对牛栏江沿岸面源污染实施过程截污及末端截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现已建设生态廊道4.5公里,种植软籽石榴等作物约7200棵,栽种水生植物1000平方;干海子湿地目前土建已完成,四营湿地正在进行湿地土方开挖及土建部分施工。生态河岸恢复建设工程目前已种植石榴等作物约18100棵,3个原有湿地已完成改造。二是注重源头削减。2020年累计完成秸秆还田9.09万亩,占任务数的82.6%;农膜用量1589吨,回收地膜1110.2吨,回收利用率69.9%;完成测土配方施肥6.229万亩,占任务数的89%。三是开展种植替代行动。现已完成牛栏江大桥段20亩大棚生态替代种植,推进肠子河沿线大棚拆除,现小街镇积德村委会已经拆除肠子河沿岸蔬菜大棚9000平方米,建成农田尾水循环池260座。四是开展示范种植。2020年共收储土地1870亩,种植水稻约800亩,玉米约40亩,蔬菜约100亩,共计种植面积为940亩,引导农业种植由高污染向有机低污染种植转变。
(三)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加大河长制工作的宣传及人员培训力度,让各级河长充分认识深化河长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二是在全县范围主要路口、桥梁新增113块镇(街道)级河长公示牌,及时向社会公示河长人员名单,提升群众知晓率。三是充分利用政务平台、微信、微博等媒介,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让河长制工作深入广大群众内心,形成人人爱护、人人保护河(渠)湖库的社会氛围。
(四)落实资金保障
一是试行生态考核机制,根据市级生态补偿办法在我县境内试行生态考核机制,将全县主要河流纳入考核范围,2020年市级生态补偿金1~3月份核算结果已印发,我县生态考核金核算结果已报送县政府审定。二是积极筹措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在县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自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共投入资金11209万元,用于县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县第三污水处理厂、牛栏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四营及干海子片区农业面源污染削减示范工程等18个项目建设,为县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年底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今年来争取中央资金3000余万用于对龙河、小四河、老贾河专项治理,争取地方债券6000万用于三污治理。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管护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推进牛栏江牛栏江流域(嵩明段)水环境治理工作。加强日常河道日常巡查,督促各相关单位按时推进县委主要领导调研水环境治理工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营造县域内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河、护河、管河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监管执法,严劣打击偷排污水、偷倒乱倒废弃果蔬、生产生活垃圾行为。
嵩明县水务局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