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嵩明县人民政府 www.kms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6183-201610-011035 主题分类: 人事任免
发布机构: 嵩明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16-10-13 08:30
名 称: 嵩明县概况
文号: 关键字: 完成 增长 亿元 项目

嵩明县概况

发布时间:2016-10-13 08:30
字号:[ ]


【区划、人口】 2015年,全县总面积870平方千米。全县辖3镇、1街道、76个村(居)委会,575个村民小组,441个自然村。年末总人口303389人,比上年增2090人。其中男性151467人,女性151922人。农业人口222486人,非农业人口80903人。汉族279244人,少数民族人口24145人。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16237人,彝族4113人,苗族1487人。全年出生人口3934人,死亡185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46‰。

【经济综述】 2015年,实施“工业首位、项目兴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全力搭建“1+5”产业发展平台,奋力打造“一主五新”城市发展体系,全县经济稳步增长。完成生产总值98.6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3.99亿元,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完成48.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3%;第三产业完成36.09亿元,比上年增长51.20%。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6.7:55.0:28.3转变为14.18:49.24:36.5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8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4亿元,增长13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8.62亿元,增长2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8.62亿元,增长21.2%。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24元,比上年增长10.8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450元,比上年增8.40%。

农业:年内,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高原特色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89亿元,同比增长6.3 %。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71万亩,总产量10.1万吨。蔬菜播种面积完成29.2万亩,总产62万吨,产值5.9亿元。完成花卉种植2.55万亩,完成产鲜切花8.8亿枝,实现产值5.41亿元。完成烤烟种植2.47万亩,收购烟叶7.49万担,烟叶收购产值达1.1亿元,实现烟叶税2000万元

2015年畜牧业产值7.77亿元,同比增长2%。大牲畜存栏4.38万头,同比增长1%(其中牛存栏2.92万头,同比增长1%)。猪存栏17.43万头,同比增长0.5%;羊存栏3.15万只,同比增长3%;禽存栏107.81万羽,同比增长3%。猪出栏32.33万头,同比增长0.5%;牛出栏1.86万头,同比增长3%;羊出栏2.51万只,同比增长1.5%;禽出栏143.71万羽,同比增长2%。肉类总产量3.61吨,同比增长4.9%(其中猪肉产量3万吨,同比增长5.6%);蛋产量5442吨,同比增长1%;牛奶产量1.77万吨,同比增长1%。年内,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完成9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0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小街陡山苗族村地质灾害搬迁,实施整村推进3个、省级重点村4个,解决2100名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工业:年内,继续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依托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发展地方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66.18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3.55亿元,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4.0%。全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54.61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55.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74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5.04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9.41亿元,利税总额完成7.29亿元,利润总额完成3.64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425万美元。全年共组织工业企业开展“入规”申报工作5次,云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康师傅(昆明)饮品有限公司、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钢结构有限公司、昆明岸宝纸制品有限公司、昇兴(昆明)包装有限公司等14户企业成功申报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6%。全年共有在建项目118个,其中,一产项目23个,到位资金8.95亿元;二产项目43个,到位资金32.84亿元;三产项目52个,到位资金73.37亿元。

交通运输:2015年,查出公路病害118处,投资699.5万元进行道路养护、安保工程、危桥重建工作。其中:投资158万元完成四煤公路(盘山公路)3.3公里的路面修建,完成四煤隧道的检测工作;投资194.5万元完成嵩黄公路路面修复;投资35万元完成小荒公路、小匡公路的安保工程;投资232万元完成阿里塘大桥的重建;投资70余万元完成全县农村公路水毁塌方路段的修复;投资10万元完成嵩阿路、嵩黄路、小小路等县道路面的保洁、行道树刷白、危桥处置、涵洞、排水沟清淤除障、路肩、边坡杂草杂物清除等工作。年内,配合省、市、滇中产业新区实施贵昆路(长嵩段)改扩建、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建设、嵩昆高速、320国道(杨林至八里铺)改扩建、邵关路、兰茂路、嵩昆路、小龙高速等建设工程。投资2500万完成农村道路33公里的建设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小新街收费站进出口道路建设项目。

年内,全县2015年,全县拥有货车总数9982辆,吨位数39609吨;拥有客车总数225辆,座位数6016座;完成社会客运量524万人.周转量为30354.4万人公里。

邮电:2015年,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收入1018.34万元,同比增长9.85%;实现邮务类业务收入304.1万元,同比增长-9.68%;代理金融业务实现收入625.48万元,同比增长22.07%;包裹快递业务实现收入76.92万元,同比增长20.46%。单项业务中,函件业务实现收入95.36万元,同比增长-23.8%;包件业务收入实现27.2万元,同比增长10.56%;报刊业务收入实现93.3万元,同比增长-14.75%;集邮业务实现收入77.07万元,同比增长25.76%;电子商务业务收入实现38.37万元,同比负增长-6.05%;汇兑收入完成18.63万元,同比增长-21.88%;代理储蓄收入完成531.05万元,同比增长14.2%;代理保险收入完成75.79万元,同比增长222.51%;理财业务收入完成2万元,同比增长106.93%年内,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业务量稳步提升。

【园区建设】 继续围绕“1+5”产业发展平台和“一主五新”城市发展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提档升级,污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管网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景观大道二期等7条道路加紧建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伊利乳业等建成企业达产达效;贵鼓风机、新里程等7个项目顺利推进;园区逐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信息产业、新型材料、食品饮料等五大产业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8.7平方公里,引进企业219户,投产企业168户,亿元以上投资企业66户,规模以上企业53户。

职教园区建设提质增速,幼儿园、小学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园区6条主干道、师大文理学院等7个续建项目稳步实施;建成区面积近5平方公里;入驻院校13所,9所实现招生,在校生达7.4万人。经过不断努力,职教园区现已成为云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入驻师生最多的职业教育区域中心和最大的职教新城。

农业园区建设增量提效,4条道路硬化、二期供水工程等项目全面完成,西藻生物、省农科院实验基地等11个项目扎实推进,年出口规模达4500万美元,实现产值7亿元。农业园区入驻企业达26家。

【城乡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精心编制嵩明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综合交通等规划,制定黄龙山古柏保护方案。全面启动县城北片区等7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完善县城配套功能,完成县城西片区1号路、北片区排水工程等市政设施项目。县城建成区达6.8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1.2万人,城镇化率达50.3%。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房地产销售面积达13.47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区域路网,长嵩大道实现试通车;国道320线升级改造完成;沪昆高铁、东南绕城高速、小龙高速等过境道路征收土地工作进展顺利;硬化建制村道路33公里。城乡四级客运网络逐步健全。小哨220千伏、阿里塘110千伏、小圆山输变电工程顺利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城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深入推进;交通信号灯、公共照明设施、视频监控探头覆盖面逐步扩大,“数字城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新增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完成9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0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小街陡山苗族村地质灾害搬迁,实施整村推进3个、省级重点村4个,解决2100名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对外开放】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如期完成,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政审批项目精简48%。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压缩审批时限达30%。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稳步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营改增”全面启动,累计减税2100万元,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实做强泰佳鑫、兰茂星城等一批投融资公司。完善镇(街道)园区财税体制,清理部门闲置结余资金,财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强化金融支持,扶持新注册微型企业163户。注重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储备项目389项,包装上报74项,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9个。开展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清理,收储土地6769.5亩、供地3284.3亩。闳凌机械、中信·嘉丽泽国际健康岛等31个招商引资项目正式签约,协议投资总额68.09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6000万美元,非公经济占地区GDP比重预计达55.4 %,荣获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生态建设】 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县城空气优良率达100%。严格执行《牛栏江保护条例》,深入开展牛栏江流域(嵩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牛栏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出境断面水质持续提升。启动实施“一山一水”生态修复项目,建成牛栏江千亩水稻连片种植基地,完成罗帮垃圾热解示范项目。有力推进牛栏江沿岸22个自然村污染治理,建成小新街等4个集镇污水处理厂,“一江八河”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生态模式初步形成。强化环境监管,建成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环境监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强化县城公园绿化建设,新增绿地4.0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10.2平方米。实施“五采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治理,完成面山补植补造1000亩、森林抚育5000亩。72个行政村创建为市级生态村,三镇一街道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推广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加大节能减排,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9%,万元GDP能耗下降3.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1%

【社会事业】 2015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农民就业技能等培训10843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11人,其中:省外就业101人,省内县外就业3984人,县内就业6826人;实现新增劳务收入16798.41万元,占目标任务1.2亿元的139.9%。全年累计开展小额担保贷款202户,放款1544万元;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贷款90户,放款63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100%。提供就业岗位1850个,新增城镇就业3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效控制在3.5%以内。五大保险累计参保53.0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累计参保110635人,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险累计参保42.12万人。全县纳入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119户667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00.4万元;全县纳入农村低保对象9295户951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800.67万元。全县农村五保对象443户 444人,其中:集中供养226户226人,年人均供养标准7560元;分散供养217户218人,年人均供养标准5940元(不含粮食、衣被),共支出五保供养金265.35万元。完成县职中综合实训楼建设,上游小学等6个校安工程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创建文明学校3所,嵩阳二小成功创建为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以上。县中医院二期、杨林卫生院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完工,完成3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6.27%。完成嵩明新书城、兰茂纪念馆、县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建成文化特色示范村5个。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村级老年活动中心3个。启动牛栏江镇等4个派出所建设,完成北城派出所等5个项目。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有效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精神文明建设】 年内,举办中心组理论学习4期;开展科级以上干部理论培训3期、领导干部专题研讨3期;发动宣讲员到镇(街道)、园区、学校开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史、国史、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宣讲10场;开展“读书月”活动,免费发放理论书籍3000册,向村委会、学校及民间诗社捐赠图书1万册;在《嵩明手机报》、“悦读嵩明”公众微信平台开辟理论学习专栏,发送理论宣传标语65条、学习文章160篇。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孝敬八心”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尊敬长辈 孝敬父母”、“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等主题团队活动。发《嵩明县孝亲敬老倡议书》。评选表彰 “敬老模范单位”10个、“孝亲敬老之星”10名。年内,上报省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5个、文明社区3个;评选“最美家庭”5户。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发放物资8万余份;发放价值5万余元的农用物资;免费书写春联2500余幅,拍摄全家福500多张。组织全县13支志愿服务队开展 “爱在重阳 感恩父母”、“清洁我们的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82次,服务群众26700人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