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嵩明要闻

饮水“破题”!嵩明首个智慧水表全覆盖社区背后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今年8月至9月,短短一个月,杨林镇云林社区完成了1001个智慧水表的安装,实现700余户村民智慧水表全覆盖,用上放心水。从水龙头里流出的不仅是清澈的自来水,更是村民期盼已久的安心与日益提升的生活。

作为全县首个实现智慧水表全覆盖的社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里,聆听“用水之变”带来的回响。

“再也不愁水”和“珍惜每一滴水”

“以前村里用水让人很无奈,干旱时候经常停水,家里经常用各种器皿备水,到了雨季下雨的时候水里混杂着泥土,衣服都不敢怎么洗,尤其白色衣服洗出来会变成黄色。”正在洗菜的云林社区四组村民刘晓倩回忆道。“现在好了,用上了洁净的水,也不担心停水问题,装上智能水表后,缴费也非常方便。”

嵩明秀铮商贸制作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苏圭感慨道:“我们是最早招商引资来云林社区办厂的,公司2016年就入驻,原来在老厂房用水都只能自己从家里用车拉三大桶,今年不仅搬到新厂房,水的问题还解决了,消防池水全部灌满,再也不担心用水问题!”

在社区居委会二楼的办公室,沙发上整齐摆放着各小组村民还未领取的用户单和缴费卡。一位村民前来领卡缴费,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询信息,扫码支付后,系统立即打印出用水详情和金额,全程不过几分钟。

“这是原来的旧水表,我手上的是新的智能水表,村民们通过刷卡的方式查看用水量,用水量完结时,只要拿着卡到社区缴费即可,实现‘先缴费后用水’‘即缴即用’。”云林社区居委会委员杨龙介绍。“自从用上放心水,换新了智能水表后,大家节水意识还明显提高了。”

村组干部入户帮村民算过这样一笔“节水账”,2018年至2025年7年间,一户村民总用水约12500方。安装新水表后,如今每月用水仅6方,每月节约用水数倍。

“用水难” 聚力齐根治

云林社区长期以来的供水依赖嵩明县杨官庄水库,是单村水站供水模式。由于水库地理位置和管理主体特殊的原因,水源地管控存在一定难度,加上社区原有的饮水管道老化严重,小小的水泵站也难以保障优质供水,应急维修成本高,一系列困难让村民用好水成了“大难题”。

驻村干部陶瑞回想起刚驻村震惊他的画面时说:“从前用水最困难的时候,社区为了解决应急供水保障问题,购置了水罐车运水、储水罐存水,设置生活用水取水点,有位70多岁的老奶奶扛着10多斤的大桶来取水,我帮她抬都十分费力,她一个人步履蹒跚硬是抬回了家。”

而那样的日子,村民们不会再重复了!

饮水“破题”  劲往一处使

“好水从哪来?”解决村民“用水难”和回应村民对水的“渴”望,成为杨林镇党委和云林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们的心头大事。

杨林镇党委多次牵头研究云林社区饮水问题。今年3月,社区通过民情收集、党总支提议、党员大会审议、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实施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县水务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并在县委组织部、杨林经开区、杨林镇多方协调下,最终成功从第二自来水厂引水,作为抗旱应急水源。

建成使用的水泵房和储水库

建设期的现场研讨

项目用三个月左右,新建了1300米输水管道、1座加压泵站和1座不锈钢调节水池,于7月底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村口的水泵站建成后作用非常大,这里可以储存300方水,水位预警系统会自动识别储水的水位线,需要用水时,智能水泵就开始工作,把水池里的水源源不断输送到村里原有的水泵分站储存,手机上也能实时看到运行情况。此外,社区还组织党员干部重新清理了多年的蓄水池。”杨龙说。

党员干部清理储水站

储水站已经储满的清水


小水表大作用

“走出去”+“智能化”落地

如果说新建水泵站是硬件保障,解决了“水从哪儿来”的问题,那么智能水表的全面安装,则解决了“如何用好水”的问题,也是管理模式的智慧升级。

社区“两委”、驻村干部在上级多部门的建议和指导下,组织党员干部到安宁学习智能水表安装推广经验,出资40万,率先在社区创新推行“智能水表+预缴费”模式,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安装,入户推广,实现社区智能水表全覆盖。通过建立智能供水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数据采集、智能收费等功能,推动农村供水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一滴水,折射出一个社区的变化;一群人,解决了群众的迫切希望;一张卡,承载起一方百姓的安心。多部门多方合力在云林社区,“以水作答”,写下了乡村振兴中一个温暖的注脚。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