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要闻

小街镇:从 “细微处” 见真情 ,让人居环境满含幸福成色

发布日期:2025-10-23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一环。今年以来,小街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来抓,聚焦群众关切,从细微处入手,向攻坚处发力,以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镇容村貌持续焕新,让“宜居小街”的幸福成色更足。

                                             聚焦“急难愁盼”,于细微处见真情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2145_527

小街镇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建立“民情收集-快速响应-精准施策”的工作闭环。通过设立民情反馈专线、定期组织村组排查等方式,动态建立民生问题清单。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公共厕所设施老化、照明损坏等具体问题,建立“微更新”快速响应机制,统筹安排专项资金与人力,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解决。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标准化作业,对损坏设施进行集中更换和系统性修缮,切实提升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与治理温度,让民生关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民生“微更新”项目565个,维修更换公共照明设施438处,维修公共厕所127座,惠及群众达32142余人。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2217_606

                                     攻坚“沉疴积弊”,在关键点求突破

面对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难点、堵点,敢于动真碰硬,集中力量攻坚克难。阿古龙村景观池进水口堵塞、循环系统失效、淤泥堆积、水质恶化的问题。小街镇创新采用“镇级指导+村级实施”的联动机制,通过专业勘察找准问题症结,制定科学的清淤活水方案,开展了一场彻底的“清淤活水”行动。通过抽放污水、机械清淤、打捞杂物等一系列组合拳,使景观池重焕“水清岸绿”的生机。此次行动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0万元;出动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5台次,清运淤泥400吨;景观池周围安装大理石围栏100米;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20余人参与;拆除湖中危桥一座,治理后,景观池水域面积恢复至710平方米,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影响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更为周边近百户村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空间。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2225_689

                                                      推动“习惯养成”,以常态化促长效

改善人居环境,既要集中整治“祛顽疾”,更需常态管护“固成效”。小街镇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李官村开展的垃圾桶集中清理行动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针对垃圾桶点位的脏污、满溢、破损等问题,村委会组织力量对全村垃圾桶进行了统一清洗、消杀、维修和合理布点,确保收集设施完好、整洁、布局科学。同时,辅以宣传引导,增强村民垃圾分类与定点投放的意识,推动环境卫生管理从“靠人管”向“人人管”转变,努力让维护干净整洁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确保整治成果长期惠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下一步,小街镇将继续以民意为导向,精耕细作,进一步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凝聚起政府、社会、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由点及面,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延伸到“生活美”,奋力描绘出一幅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小街新画卷。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