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医院独立完成首例“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
近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嵩明县人民医院紧张上演。一名59岁患者因突发肢体偏瘫,在发病54分钟后紧急抵达医院急诊科,凭借医院高效的脑卒中救治体系,最终成功脱离生命危险。此次救治中“全脑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的成功开展,是嵩明县人民医院首次依靠自有技术力量独立完成的高难度手术,不仅为患者赢得了生机,更填补了我县在该领域的医疗技术空白,标志着嵩明县脑卒中救治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将为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高效的救治保障。

当日,患者被送至急诊科时,肢体偏瘫的症状已十分明显。急诊科医护人员深知脑卒中救治“时间就是大脑”,立即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患者完善头颅CT等关键检查,快速排除脑出血可能。神经内科医生接到急会诊请求后,迅速抵达现场,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及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在对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凝血功能等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医护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40分钟内为患者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然而,溶栓治疗过程中卒中中心医护通过NIHSS评分评估发现,患者评分仍处于较高水平,提示其可能存在大血管的栓塞。这一情况意味着,若不进一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患者病情极有可能持续加重,不仅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更可能导致永久性偏瘫及肢体功能残障,甚至危及生命。面对这一紧急状况,神经内科医生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详细告知了患者当前病情、潜在风险以及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脑血管内取栓术。在获得家属理解与同意后,医院立即启动脑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机制,介入导管室、放射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团队成员迅速响应,以最快速度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后,在专业医疗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全脑血管造影+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正式开始。手术过程中,医生凭借精湛的介入技术,在血管造影设备的精准引导下,小心翼翼地将取栓器械送至血栓堵塞部位,成功取出堵塞脑血管的血栓,彻底打通了脑部供血通道。经过1小时的紧张奋战,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监测显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NIHSS评分下降,肢体残障明显改善,术中及手术结束时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目前已转入神经内科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此次脑梗死动脉取栓技术的成功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填补了嵩明县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级救治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以往县域医院在大血管栓塞型脑梗死治疗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嵩明县人民医院正式打通了脑卒中救治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成功实现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的完整救治体系。
对于患者而言,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救治服务。这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为脑卒中救治抢占了“黄金时间窗”,更有效降低了患者因延误治疗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切实减轻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
嵩明县人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脑卒中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多学科协作救治能力,进一步推广和优化脑卒中救治技术,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更加坚固的“防护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