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健康嵩明

健康嵩明丨秋季防病正当时,科学预防保健康

发布日期:2025-09-29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秋季防病正当时

科学预防保健康


健康生活,从你我做起!


前  言

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气温逐渐转凉,秋冬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国庆假期外出游玩人员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且接触动物、食用不洁食物或接触致病人群的机会增加,为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受到各类病原体侵袭。为保障广大居民和游客的身体健康,提醒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务必提高防病意识,科学预防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传播方式: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以经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比如手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触摸自己的口鼻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症状特征:发热、头痛、乏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

防控建议:在秋冬季呼吸道病的高发季节,努力做到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多通风、强身体,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尽量及时接种疫苗。

水   痘

传播方式: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气溶胶可导致感染;接触患者疱液、黏膜分泌物及污染物可导致感染; 孕妇感染后,可垂直传播给胎儿。

症状特征:水痘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红色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皮疹通常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然后扩展到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防控建议:

①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水痘疫苗是二类疫苗,采取自费、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接种。

②未患过水痘且未全程接种水痘疫苗者,存在暴露风险时,可接种水痘疫苗。暴露后可在3天内紧急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

传播方式: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症状特征: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控建议:

① 保持手卫生,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② 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③ 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④ 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其他感染性腹泻

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症状特征: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防控建议:

①不吃生冷变质食物,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②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③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宣传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

症状特征: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1~4天又累及对侧。腮腺肿大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下颌骨边缘不清。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肿痛明显,有轻度触痛及感觉过敏;表面灼热,但多不发红;因唾液腺管的阻塞,当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疼痛加剧。

防控建议: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流行期间加强卫生宣教,避免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婴儿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

猩红热

传播方式:飞沫、气溶胶、直接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 ,生活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等环境因素均有助于传播。

症状特征:

高热,一般可达38℃以上;咽峡炎,即表现为咽扁桃体发炎、化脓;“草莓"舌:舌充血、舌乳头红肿,形似草莓, 称为“草莓舌”;皮疹及疹褪后皮肤脱屑:皮疹是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一般在发病第2日出现,从耳后、颈部、上胸部蔓延到全身,6-9天内消退:

防控建议: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减少飞沫传播。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度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肺结核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症状特征:

①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②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控建议:

① 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② 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③ 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④ 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⑤ 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结    语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广大居民在欢度假期的同时,牢记“防病于未然”,从个人卫生、饮食安全、环境通风、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科学防护,远离传染病。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