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多措并举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阵地建设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嵩明县以黄龙山红军长征纪念塔为核心载体,聚焦“活起来、浓起来、深起来”的目标导向,通过建强讲解队伍、活化节日载体、融合廉洁文化等系列举措,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建强专职讲解队伍
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讲解队伍是连接红色历史与参观者的重要桥梁。嵩明县聚焦提升教育实效,精心组建专业化宣讲团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注入“鲜活力量”。通过严格遴选、系统培训,聘请三名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宣讲员作为嵩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讲解员,承担日常讲解和红色文化传播职责。宣讲员们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围绕红军长征过嵩明的历史脉络、重要事件和革命先辈事迹,打磨形成系列精品讲解内容。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宣讲员灵活调整讲解重点:对青少年侧重讲述革命故事中的励志元素,激发奋斗精神;对党员干部突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强化使命担当。让每一次讲解都精准对接需求,使红军长征精神通过生动表达直抵人心,有效增强了红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活化重大节日载体
让教育氛围“浓起来”
重大节日和历史节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嵩明县紧扣时间坐标,以场景化活动为抓手,营造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在红军长征过嵩明90周年之际,围绕纪念主题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在黄龙山红军长征纪念塔周边设置“纪念红军长征过嵩明90周年”主题打卡点,通过图文展板、场景复原、互动打卡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走进群众日常生活。同步举办“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主题文艺作品比赛,面向全县机关单位、学校、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广泛征集作品,涵盖舞蹈、朗诵、合唱、情景剧等多个类别。通过层层筛选,择优选取9个优秀作品进行现场展演,并通过线上展播数据评比“最佳流量奖”“最佳效果奖”“最佳励志奖”,累计吸引6000余人参与互动。群众在参与主题打卡、现场观演、线上互动的过程中,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融入”,红色文化在节日氛围中实现“从阵地到生活”的深度渗透,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有效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
融合廉洁文化资源
让教育内涵“深起来”
嵩明县注重挖掘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的内在联系,创新开展“廉洁文化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行动,推动两种文化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依托黄龙山红军长征纪念塔的红色阵地优势,联合驻嵩高校共同策划廉洁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精选剪纸、绘画等艺术作品30件在纪念塔长廊展出,同时在纪念塔中心广场配套展示古今廉洁人物故事。通过“红色阵地+廉洁文化”的融合模式,让参观者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熏陶。此举不仅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陈内容,更构建起“红色铸魂、廉洁润心”的复合教育体系,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廉政教育平台,在全县营造了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嵩明县将持续深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优化讲解服务、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文化融合路径,以更鲜活的表达、更浓厚的氛围、更深刻的内涵,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浸润人心,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正成为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阵地”、涵养家国情怀的“大课堂”、凝聚奋进力量的“加油站”,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