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要闻

小街镇:以志愿之名织密服务网,用初心之笔绘就振兴图

发布日期:2025-08-05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小街镇始终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将志愿服务作为创新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村村有队伍、月月有活动、服务全方位”的工作新格局,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创新深度融合,切实引领时代文明新风,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织”字为基,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

640 (1)

        小街镇以“党建+志愿服务”为抓手,构建“一核多元”服务体系,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推动基层党建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以党组织为纽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织密“红色网格”组织体系,架起“党建+网格+志愿服务”的红色志愿服务桥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党员志愿服务架构。通过细化网格责任区、明确网格长与网格员岗位职责,实现网格化管理与志愿服务的相互融合,达成网格精细化管理和志愿服务“零距离”。同时整合骨干力量,充实服务队伍,广泛吸纳热心党员、乡贤、青年、返乡能人、理论宣讲员等群体作为志愿者骨干,组建起一支扎根乡土、服务乡亲的可靠力量。目前,全镇共成立志愿服务队19支,吸纳300余名志愿者,逐步构建了上下贯通、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讲”字为核,奏响理论宣讲“主旋律”

640

          坚持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扣准群众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发挥理论宣讲小分队、人大代表、包村干部、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常态化组织志愿者深入村(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红色故事、产业培训等,将“课堂”搬到群众院落、田间地头,以“板凳会”“主题党日”等多种活动方式,把政策、规定的“书面语、大道理”转换成“家常话”“顺口溜”,有效推动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遍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为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不断探索“新媒体+理论宣讲”模式,编排录制乡村振兴微短剧,并在微信公众号设立“小街故事”“初心讲堂”等专题,不定期推送优秀理论文章,将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进一步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截至目前,开展线下宣讲100余次,服务群众4000余人,先后制作乡村振兴微短剧《重生之上岸只是“开端”》5期,浏览达2万余人次,推送优秀理论文章100余篇;选送花灯小戏《幸福路上灯更明》入选2025年昆明市“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暨“党课开讲啦”文艺类面对面宣讲精品(党课)作品。

         “听”字为心,架起民生服务“连心桥”

640 (2)

           将服务阵地前移,线上通过志愿服务群、村群,线下创新开展“板凳会”“院坝会”“围炉夜话”,多渠道听取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梳理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并建立台账。志愿者们根据自身优势特长,按照群众需求认领服务“订单”,为群众提供“邻”距离服务。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志愿者深入街巷村落,为村民化解邻里纠纷、代办户籍医保,用耐心倾听家长里短,以真心纾解民生难题,并动员每一位群众都了解基层、融入基层,参与基层治理事项,让“有事共商量、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帮”成为乡村治理的温暖注脚。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已累计开展50余次“院坝会”,收集群众心声、诉求200余条,3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一线,解决矛盾纠纷200余件,帮办代办医保、各类证件3000余人次,动员5000余名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真正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

        “暖”字为光,点亮群众生活“心头灯”

640 (3)

           为进一步关心关爱辖区内困难群体,及时掌握群众需求,常态化组织志愿者通过上门服务与群众“点单”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暖心的志愿服务。同时,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定期开展日间照料、代买代办、探访关爱、学习交流、免费体检、爱心理疗等综合志愿服务活动,并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延伸村级服务事项,实现了镇级综合服务中心辐射,村级服务站点网络化全覆盖,实现文明实践全镇“一盘棋”。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面向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难群体等对象,开展上门认证、上门走访、上门慰问、心理疏导、免费体检等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引”字为向,树起文明新风“风向标”

微信图片_20250805133616

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抓手,围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等新时代文明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村组微信群、村大喇叭、宣传栏等向群众宣传村规民约红白事操办标准,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同时深化先进典型培树,将线索挖掘、培育赋能、立体传播、长效激励相融合,在创新创业、文明乡风、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精准识别具有示范价值的“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先锋讲师”“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以可触可感的身边榜样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志愿服务从“典型示范”向“全民行动”跃升,在全镇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村规民约宣讲、先进典型选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0余场次,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文明家庭”“先锋讲师”“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10余人。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