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新春邑:从“痛点”到“亮点” 解锁人居环境蝶变密码
人居环境不仅关乎乡村的外在形象,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依托。近期,新春邑社区锚定群众需求,聚焦道路通畅、环境整洁等民生关键,通过凝聚合力、创新模式、靶向整治,全力推动“10+25”乡村振兴村建设项目进程,蹚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径。
破解出行难题
“共建模式”铺就民生路
2024年马场小组顺利打通入户“最后一米”道路后,社区针对接界小组、新春邑第一、第二居民小组的部分岔路出行痛点,持续推行“村集体+农户”共建机制:农户集资承担道路前期清障费用,村集体统筹资金推进硬化施工。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揪心事,还让群众在共建中强化了主人翁意识,党群干群关系在修路攻坚中愈发紧密无间。
拓宽乡村脉络
“无偿奉献”架起连心桥
道路狭窄、通行困难,始终是马场小组面临的一大困扰。社区干部连续多日入户走访,倾听民意。村民们深受感召,纷纷主动“拆障让路”:有的无偿让出宅基地边角土地,有的自愿拆除影响拓宽的围墙和附属房,毫无怨言、毫不迟疑。“为了大家方便,自家损失点不算啥!”这朴实的话语,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如今,马场小组道路拓宽工程稳步推进,不仅极大便利了生产生活,更让“邻里互助、共建家园”的新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蔚然成风。
精雕细琢补短板
“靶向整治”焕新生态颜
人居环境整治既要攻克“急难愁盼”,更要做足“细精实”文章。接界小组沿辖区主路支砌路沿石,既有效阻挡雨水冲刷路面,更给道路颜值“精准加分”;新春邑第一居民小组针对上游水库滩边垃圾较多的现象,采用不定期组织志愿者打捞的方式清理,并新增了两名专门负责垃圾打捞的工作人员,让水库周边环境更洁净;新春邑第二居民小组和马场小组聚焦坝塘淤积、雨季内涝难题,集中开展清淤行动,清除淤泥杂物后支砌挡土石,既提升了坝塘蓄水排洪能力,又让“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重回乡村。从路沿石的整齐划一到坝塘的清澈见底,细节处的蝶变让乡村“里子”更厚实、“面子”更靓丽,群众在优美环境中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藏在群众绽放的笑容里,写在乡村焕新的容颜中。新春邑社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人居环境整治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通过凝聚群众力量、创新治理模式,社区用实干换来了村容村貌的华丽蝶变,用真情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人居环境提升作为“10+25”乡村振兴村建设项目深入推进的关键环节,新春邑社区正积极探索长效治理新路径。下一步,社区将重点推行积分制治理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纳入积分考评体系。通过建立“积分兑换实物、荣誉激励先进”的双重驱动机制,有效激发广大村民的主动参与热情,引导群众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维护”,切实巩固“10+25”项目建设成果,让宜居乡村的生态底色更加鲜亮,让村民幸福生活的品质感与获得感更加充盈、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