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2025年产城融合与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
7月27日至8月1日,嵩明县2025年推动产城融合和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成功举办。来自全县的46名领导干部、龙头企业代表及驻嵩院校负责人齐聚杭州,开展了一场跨越千里的“取经之旅”,为嵩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聚焦“学”
精准滴灌强本领,靶向赋能补短板
此次培训紧扣嵩明发展实际需求,课程设置突出“三个聚焦”,精准对接痛点、难点、堵点。聚焦产城融合新趋势,开设《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前沿课程,解析产城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聚焦制造业升级新要求,安排《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等专题,剖析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路径;聚焦嵩明发展痛点,设置《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优化》等实战课程,直击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等现实课题。浙江大学专家团队将前沿理论与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践经验深度融合,既讲清“是什么”,更讲透“为什么”“怎么干”,让学员在对比中看到差距,在案例中找到路径,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访”
对标先进找差距,沉浸体验悟真经
本次培训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创新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剖析+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四位一体模式,推动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在吉利大江东产业基地,学员通过“看(生产线智能化场景)、问(技术负责人操作细节)、比(自身产业差距)、思(转型升级方向)”四步法,直观感受智能制造全流程;走进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通过实地考察园区规划、企业集聚生态及政企协同机制,切身体会浙江在产城融合、园区运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这种“沉浸式”学习让理论知识“活起来”,让先进经验“看得见、摸得着”,进一步激发了学员对标赶超的内生动力。
围绕“研”
头脑风暴谋良策,碰撞思想聚共识
培训期间,学员们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思,围绕“如何助力嵩明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开展分组研讨,从“被动学”转向“主动悟”。课余时间,学员自发组织交流,主动与授课专家探讨嵩明具体问题;课堂上,大家结合岗位实际分享心得,碰撞出诸多“金点子”。县发改局参训学员感慨:“这次培训让我们跳出嵩明看嵩明,浙江‘亩均论英雄’的理念对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土地效益极具启发。”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发展的共识在研讨中凝聚。
结合“思”
学用相长促实效,知行合一启新程
培训不是终点,而是行动的起点。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杭州之行既是一次开阔眼界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对标找差的“反思之行”、谋划未来的“启航之旅”。大家深刻认识到,推动嵩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闯”的精神突破惯性思维,以“创”的劲头探索创新路径,以“干”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浙江经验转化为嵩明实践。
下一步,嵩明县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与浙江大学的常态化合作,建立“专题培训+跟踪指导+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推动更多先进理念、创新模式在嵩明落地生根,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和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