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要闻

嵩明县积德村:“三措并举”激活基层治理

发布日期:2025-07-17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嵩明县小街镇积德村通过多元化拓宽村务公示渠道,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充分发挥好村规民约自治章程作用,不断探索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协调和引导等方面对于基层治理的组织和发动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红利。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谱写了基层治理新篇章。

图片1

党建夯实基础,筑牢治理压舱石

以党建为,深植基层治理沃土,构建起组织有力、党员有为、群众有感的治理格局。通过强化组织根系,建立两委包组+党员联户双轨机制,全村237名党员包联1557户群众,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实现政策宣传到户、矛盾化解到人、服务覆盖到点。同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各类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青少年课外辅导、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共举办文艺演出活动8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三次,承办村BA篮球赛事一场,切实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通过细化网格脉动,将全村划分为8个村小组网格,45个基础网格,配备45名网格员,由党员担任网格长,整合乡贤能人、群众代表、志愿者等力量,通过网格收集分级办理闭环反馈机制,高效解决村庄规划协商、环境整治等事项12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图片2

聚焦民生服务,绣出幸福同心结

不久的将来,我们这里就会变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风景。在小街镇积德村的一处堰塘边,正在带领村民忙碌地栽植荷藕的农业技术专家笑呵呵地说。积德村突破传统治理模式,以自治聚民智、法治筑底线、德治润民心,书写基层治理三治融合新答卷。

构建双向服务机制。一方面,基层党组织主动为村民提供服务,了解村民需求,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鼓励村民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增强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近年来,通过基层协商建成了民族团结示范广场、湿地公园、标准化卫生公厕等项目,在春节前夕完成房屋拆除并进行氧化塘围栏更换,让猫耳塘盛装亮相,点亮佳节。坚持以法治为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全民反诈、法治讲座等法律宣传活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积德村聚焦文化浸润+榜样引领,用德治润心,打造成风化俗舒适圈

图片3

民族团结赋能,勾勒和美新篇章

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以产业兴村+民生共享双轮驱动,将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通过数据清、需求清、问题清管理精细化,实现村务治理三清五到位模式。针对部分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的难题,创新推出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组合拳。开设糕点制作、电商运营等定制化课程,覆盖群众400余人次,超60%学员实现本地就业或自主创业。

同时,积德村把强化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服务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采取村委会补助一点,村小组投资一点,群众集资一点三个一点形成强大合力,相继建成了民族团结路、连心路,彻底打通了进家入户的最后一米。在区域协作上,积德村探索党建结对、发展结对、文化结对、团结结对、善治结对机制,联动其他村(社区)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区域党建联动活动、助力少数民族聚集区域人居环境提升主题党日活动。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先后建成湿地公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展厅、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民族饮食创意街区、民族健身运动馆、民族文化长廊,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成功打造为昆明市星级示范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点。从经济增收精神富有,积德村用实干作答,让民族团结进步成为乡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