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机床 到昆明丨打造面向“两亚”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地 何以“杨经开”
通用技术昆明机床成功搬迁、重焕生机,道斯机床新品发布,龙马控股加速落地,精机琥正、合信源实现更多细分行业领域的应用积累,19家企业、20个数控机床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嵩明杨林经开区机床产业发展20余年来,老牌企业焕新起势,龙头企业加持引领,优质企业接续入驻,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杨经开”?
打造“全市工业母机产业核心聚集区”,打造立足云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地,何以“杨经开”?
战略机遇
工业母机版图上的“杨林坐标”
工业母机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西南地区作为国家战略腹地,是发展关键产业备份的聚集地,昆明市作为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更高层面为嵩明县机床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距昆明市区约34公里,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仅12公里,6条高速、2条快速路、2条国道、2条铁路贯穿园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形成了杨林经开区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年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质结构坚固,气候的天然优势更适合高品质铸造和高精度机床生产,最大程度减少机床企业环境调控成本。加之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制造业发展迅速,对机床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了解,2023年东南亚机床市场规模超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6%。云南精机琥正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雁冰同样看到这一市场商机,表示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这个机遇,和园区一起深耕机床,把销路扩展到南亚东南亚。通用昆机、道斯机床、合信源机床等企业畅销产品也正走出国门,国外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叠加
释放“机床潜能”
走进云南合信源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装配车间,工人正在调试数控大型龙门导(平面)轨磨和高端数控外圆磨床,这些产品将销往江苏、广东和浙江等地,为电机、水泵、汽车和模具等精密加工行业磨削轴类、套类零件。刚参加完5月份重庆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的合信源,在展销会上再次展示了“杨林制造”的实力,此刻正信心满满赶订单。
合信源作为首批入驻杨林经开区的机床企业,也是产业政策的切实受惠者。2005年,正值杨林经开区机床产业发展初期,合信源看准了园区发展势头,抓住当时的入驻政策,搬迁入园,20年间经历了国企改制、产品升级,在园区扎了根。
时值当下,基于对产业规律和资源禀赋的深度研判,昆明市作出了将杨林经开区打造为“全市工业母机产业核心聚集区”战略决策,并于2025年1月专门出台了支持嵩明县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紧随其后,嵩明县发布了《嵩明县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叠加嵩明县产业扶持“十条措施”政策,进一步招大引强,推进企业“扶优扶强”,加强“四大行动”促产业协同,强化科创和产教赋能,激发发展活力。合信源参加本次机床展销会正好符合奖励政策,将获得“支持市场开拓和品牌推广”的补贴3万余元,公司办公室主任谷嘉诚说:“公司原来每年参加2场展销会,现在有了参展补贴,还有金融贴息支持,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计划再增加一次参展,进一步拓展销路。”
市县政策叠加,是对杨林经开区机床企业全周期真金白银的支持,通过各级各类政策扶持,更好释放企业生产、研发、销售潜能,形成更强劲的产业集群发展势头。目前,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已陆续提交产业协作、金融贴息、专利发明等奖补申请。
平台搭建
充沛“承载空间”
降本扩容,协同发展,是吸引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云南精机琥正机械有限公司凭借着产品日益提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在行业内有了不小的名气,预计今年年产值在5000万左右,车间里,机械装配生产线、整机装配生产线、铸造生产线和大件加工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各自忙碌,使用合信源机床生产的磨床磨削铸件。
“我们在使用园区内其他企业的产品时,精机琥正的产品也供给园区内其他的企业”,陈雁冰说:“嵩明县大力扶持机床产业,杨林经开区也在筹划帮助各家机床企业集中采购标准件,以便降低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一些我们长期合作企业也觉得这里有发展空间,想要搬迁过来聚集在一起,共同发展。”
杨林经开区围绕机床主要外购件,搭建集中采购平台,形成精密件和关键功能部件的集中采购体系,拓展打造供应链服务平台、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园等平台,帮助企业进一步降本。
链上降本,链外扩容,不断推动“机床产业+汽车制造”“机床产业+光伏元器件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联合云内动力、CY集团开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专用机床,建设“机床-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拓展机床产业应用领域,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轻嵩”服务
以“更优”助企“无忧”
2023年,通用昆机经重组后整体搬迁落地杨林,并以其稳健的发展,为园区机床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公司从重组,到实现“建成即投产、搬迁即达产”,再到2024年即获得了外销合同额突破1亿元的好成绩,并不是一件易事,通用昆机党委副书记杨新伟感慨道,“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各级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积极搭建平台,切实帮助了像昆明机床这样的制造企业更好地融入区域产业生态。”
当机床企业在市场上乘风破浪时,嵩明县旨在当好无事不扰的“服务员”,强化要素资源协调保障,为机床发展提供更多“轻嵩”服务保障。全力推进通用技术昆明机床技改项目、保障龙马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以及希斯机床高端机床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审批等问题,确保项目按时推进。
嵩明县持续关注企业难点堵点,云南鑫凯特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佳至今还记得园区在关键时候帮助他们解决员工住宿问题,让他们如期交付订单。注重匹配整合“政策管家”“金融顾问”“科技红娘”等服务要素,及时解决企业电力、员工出行、住房食堂等问题,消除后顾之忧,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正是这份初心、执着与实干,杨林经开区近年来新增30余家机床企业,集聚了全产业链企业98家,其中上中游核心企业40家,铸造企业9家,机加工、功能部件企业16家,整机生产企业16家,初步形成上游铸件/功能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装备运用的完整机床产业链体系。
发展永不止步,规划布局机床产业园、建立机床产业联盟、构筑机床产业生态圈,吸引更多产业链伙伴加入......嵩明县将持续深化“工业强县 主攻工业” 战略,扎实而为,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链、建设更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探索更绿色的发展路径,共同推动机床产业集群攀高向强。
依托国家战略机遇的“天时”,立足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的“地利”,咬定目标见行动、强发展的“人和”,进一步打响“买机床 到昆明”“春城品质 杨林制造”品牌。
这,就是嵩明“杨经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