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要闻

“法治外卖送上门”!杨林镇文苑社区把专业法律服务“配送”到家

发布日期:2025-06-14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为深入推进社区法治建设,提升居民法律素养,文苑社区创新推行“校地共建与普法强基”工作模式,与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近日,双方联合开展“普法强基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服务+调研反馈”的全链条服务模式,让法治精神扎根居民生活,助力基层法治建设。


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站:

三个咨询台解民忧

活动现场设立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物业纠纷三个专业咨询台,形成“15分钟法律服务圈”。由“1名专业教师、2名学生、1名社区调解员”组成服务小组,为居民提供“一对一”法律把脉。现场共调解婚姻家庭夫妻财产纠纷2起,指导新兴领域工作人员化解社保问题6次,解答电梯维修责任划分等热点问题30余次,累计接待40人次,其中2件复杂案件纳入“校地联办”跟踪清单。

会说话的普法课:

从案例剧场到入户暖情

“楼上漏水泡坏我家装修,物业该不该赔?”微课堂上,教师选取社区真实发生的相邻权纠纷案例,带领学生还原调解现场。居民刘大叔客串“受损业主”,学生调解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96条逐项拆解责任归属,台下观众随着剧情推进频频点头。入户服务更显法治温度,针对前期调研筛选出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服务小组提供“法律体检”服务,重点解决遗嘱订立、防诈骗等问题,并建立了两户重点家庭服务档案。


长流水的共建路:

从一次服务到常态联结

73%的调研表回收率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热情参与,更展现出对法律服务的持续需求。“希望多讲讲老年人防骗”“能不能每月来一次”等建议被一一写进“共建备忘录”,直接促成了校地共建长效机制的建立。随着20册《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入驻社区书屋,标志着法律服务从单次活动转向常态化运行。此次普法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又能持续提升居民在消防安全、公共设施管理、反诈防骗等民生领域的法律意识,实现校地资源互补、共建共赢。

此次活动真正实现了“送法上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法律问题。下一步,文苑社区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每月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日”活动,并计划共同培育社区“法律明白人”,推动法治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真正实现普法惠民“零距离”。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