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战二季度·夺取“双过半” 丨“板上发电、板下种药”!嵩明凤凰山药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近日,嵩明县嵩阳街道凤凰山“药光互补”发电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一创新性新能源项目的投运,不仅为嵩明能源结构优化注入了绿色动能,更探索出了一条“板上发电、板下种药”的生态发展新路径。
凤凰山药光互补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占地面积约4200亩。项目采用先进光伏发电技术,通过8条35千伏集电线路将电能汇流至自建升压站,经升压至220千伏后接入向荣变电站,为区域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电力。
项目经理于照和介绍:“华润嵩明凤凰山药光互补发电项目,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31日并网发电,计划本月底全部完工。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0.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24万吨,年产值约8千万元。”
该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采用“药光互补”模式,与传统的光伏发电项目不同,“药光互补”的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海拔、光照、地理、气候优势,采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药材,形成“一地两用,药光互补”的产业融合模式。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早在2021年底就在宜良县建立了云南省首个药光互补试点项目。据了解,光伏板可以吸收、反射昆虫繁殖所需要的蓝紫光,因此病虫害发生率也将明显下降,农药的使用量与药材表面的农残也随之降低,可以大幅度提高药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在宜良成功种植金银花、野菊花等中药材,稳产后每年为当地带来近100万的经济收益。相关负责人表示,嵩明的光伏发电项目面积比宜良的大,预计在嵩明引进后可以带来每年200万的收益。
“我们将积极与嵩明县相关部门对接,引入宜良试点的成功经验,助力当地发展板下经济。”该项目负责人补充道。
据悉,该项目下一步将以规模化“药光互补”开发模式为依托,推动“新能源+”战略落地实施,构建“新能源发电+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随着该项目的成功并网,云南省“新能源+”创新模式再添新范例。这种将清洁能源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的实践,不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更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