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下马坊村:“三子沃土”浇灌文明花
近年来,嵩明县牛栏江镇下马坊村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通过“打好底子、扮靓面子、夯实里子”的“三子沃土”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种子”生根发芽、“文明之花”遍地开放,2025年5月,下马坊村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村”称号。
打好治理“底子” 融合文明矩阵育新风
把阵地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基础工程,下马坊村依托“1+N”建设模式,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未成年活动室等N个功能场所,建成高标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在这里,专职管理员统筹8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8处主题宣传栏、12幅文化墙、20余条村道标语构成“看得见”的风景;村广播循环播放文明公约,“听得见”的引导融入日常;新修订村规民约与家风评议、文明讲堂相结合,“记得住”的教化深入人心。
扮靓村居“面子” 志愿活动凝聚人心
整合主题党日活动、“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形式,下马坊村广泛开展“8+N”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强调“农村”实践创新志愿服务内容。组织开展“文明+”系列评选活动,累计评选“美丽庭院”8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130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均举办6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吸引村民3000余人次。创新“1+4+N”志愿机制,由实践总站引领4支专业志愿队和群团组织,“四个有人”机制温情解困150余件急难事;道德评议活动树模范、“点单式”服务年均办结50件实事,技能培训更培育新型农民30余人。如今村集体经济增收26万元,文明软实力正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夯实精神“里子” 红色文化润乡风
立足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下马坊村组建“红色+”宣讲团通过田间课堂、院落讲堂20余次传播新思想,探索“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我们的节日”宣讲新模式让政策春风化雨入心。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建立党员“1+N”联系服务机制,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累计为群众办实事80余件,包括修缮道路2公里、安装路灯90盏、帮扶困难群众20余户,党旗始终飘扬在文明创建最前线。
下一步,下马坊村将持续巩固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进一步夯实阵地、建强队伍、创新载体,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文明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