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丨《滇南本草》里,草木皆性情
明代医药学家兰茂先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被嵩州百姓尊称为“兰仙人”,他的医学思想和养生理念为康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所著的《滇南本草》,为中医养生和药食同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兰茂医学中的诊疗方法和养生理念为康复理疗、中医调养等提供了临床经验,极大促进了中医药康养理念的发展。
今天,跟随兰茂医药学传承人倪陈选,一起来看《滇南本草》中,那些可入药可食用的蔬菜、水果、草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时节一过,植物药材精华内敛下沉,是根茎药材最佳采收期”,立冬时节后的日子,立于窗前,远眺药灵山,多年前爷爷说过的话在耳旁依稀回荡。
想起这个时节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想起小药灵山的续断、想起大药灵山的淫羊藿、想起石头山的丹参、大皮坡的小一支箭、陡沟箐的重楼、老象山的赤芍,想起从小背诵的《滇南本草》、想起爷爷用一首首诗词、一个个故事把《滇南本草》所载药物让我记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让我记住了千针万线草,它那细细的茎蔓如针如线,它那味甘而微温的属性,如慈母般养心宁神、补润五脏;“七叶一支花,深山是它家,是疮不是疮,先用重楼解毒汤”让我记住了重楼。“村口路边王不留(行),妇人吃了乳长流”“谁人识得九里光,全家老少不生疮”,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从儿时一直在脑海中留着。想起各种蔬菜、水果、草木,应用得当,皆可防病治病,正如《滇南本草》序所述:滇中蔬菜草木种种皆有性情。忍不住再读《滇南本草》,重温儿时记忆。
(黄精炖排骨)
《滇南本草》载药544种,附方600余,其“蔬菜草木种种”皆可入药。书卷在手中翻动,思绪在各种花、果、草木中穿梭,酸、苦、甘、辛、咸五味交替出现眼前,寒、热、温、凉四性触手之间,其药物生长环境,时而村边、时而溪畔、时而山坡。其所载药材产地,遍及云南全境,大部分药材云南全省均有,好多花果蔬菜还是云南人餐桌上的常客,只要加以体质分析,施以辨证运用,均可防病治病。情不自禁想起了大健康,大健康就是紧紧围绕着人们期望的核心,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细读《滇南本草》,其早已为当代大健康提供了模式。
(千针万线草炖鸡)
首先,药材来源广泛,容易就地取材。花、果、蔬菜及村旁、路边草木皆可应用,花类如:蜜蒙花能“祛风明目”、鸡冠花能“止肠风血热”;果类如:枇杷【果治哮喘、小儿惊风发热,蜜炙枇杷叶治咳嗽、喉中有痰声】、白土瓜“治肺热咳嗽”、橄榄能“治一切喉头上炎,能解湿热春温,解酒积滞”;蔬菜类:青菜“凉血热、治妇人乳结红肿疼痛”、白菜“和中消食、解酒、利肠胃”、芥菜“利九窍而开胃化痰”、荠菜“清肺热、消痰、止咳嗽”等。
其次,多发病、常见病均可以防治。取花果蔬菜草木可防治多发病、常见病,如:鹅肠菜“补中益气,消痰、利小便”可防治痰湿蒙窍型眩晕;苦瓜“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烦渴”可防治肺胃热盛型糖尿病;葱白、生姜组成的“葱姜汤”防治风寒感冒等。
还有,防止传染病流行。如对疟疾防治:杏叶防风“截寒热往来,痰疟”、地不容“主治疟疾,吐痰倒食”、何首乌“截疟”等;又如对霍乱防治:南薄荷“治一切伤寒头痛,霍乱吐泻”、山胡椒“除湿,霍乱、吐泻、转筋,服之最良”。
再有,防治职业病、防治矿物中毒:蓝花接骨草“主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半身不遂,筋骨碎断”外敷可防治颈椎病、腰椎病;草血竭“治一切瘀血作疼”可用于防治网球肘炎等;杏仁“解锡毒”可防治矽肺病;金星凤尾草“解硫黄毒”可防治硫中毒等。
另外,依据体质合理运用花果蔬菜也可养生:莲子“清心解热之圣药也,久服轻身延年”心经火热而至失眠者,可常用;菠萝蜜核中仁(即种子)煮炒食之“久服乌须黑发,延年固齿“等。
( 红参热地乳鸽汤)
再读《滇南本草》,感悟用身边比较容易取得的蔬菜草木,喻食于药、喻药于食,药食同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大健康模式。作者:倪陈选,嵩明倪陈选中医诊所负责人,作为嵩明兰茂传统医学传承先氏中医支系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500余年的兰氏中医学智慧,更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先氏,源于祖师兰茂封“仙"赐姓谐音“先"姓典故,后以先氏中医祖辈传承。嵩明倪陈选中医诊所以“承、传、整、分、效、廉、简、便、展”九大特色,努力传承和弘扬兰茂中医先氏传承的医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