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进景区”走进兰公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集中宣传展示我县非遗保护丰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嵩明县文化馆,结合本地特色传统文化和丰富的非遗资源,围绕“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主题,组织了系列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通过“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等多元体验场景,全方位展示嵩明非遗文化的极致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特有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产。依托“兰茂故里”、“花灯之乡”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6月4日,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嵩明县文化馆,组织传统非遗项目走进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兰公祠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让群众游览景区感受兰茂文化的同时,也能领略和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此次“非遗进景区”活动以非遗技艺展示、非遗产品展销、非遗表演等形式开展。活动现场设立了非遗展示区,通过非遗项目展板以文字形式详细介绍了嵩明非遗发展现状及各个传统非遗项目具体情况,同时为面塑、杨林肥酒、嵩明花灯、滇南百草膏、嵩明汉族刺绣、剪纸、糖画等嵩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线下展销、体验、展演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参展,为游客展示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游客在零距离接触非遗,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还能将兼具精美外观与丰富文化内涵的非遗产品带回家。活动还邀请了嵩明传统艺术家现场演唱嵩明花灯歌曲,让游客亲身感受嵩明花灯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艺术风采。
“非遗进景区”一系列丰富的宣传展示体验活动,不仅为嵩明传统非遗项目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景区增添极具吸引力的文化魅力,让游客在游玩景区的同时参与到非遗传承和文化传播之中,以创新方式提升广大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进一步激发大众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下一步,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嵩明县文化馆,将继续开展多样的非遗文化宣传展示活动,积极开拓非遗保护传承途径,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酒店、进名宿等形式丰富多彩的推广活动,挖掘非遗文化的精髓和时代价值,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为嵩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图文:杨成|编辑:杨明
审核:袁燕辉
发布: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