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5个重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嵩明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投入专项资金1060万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在凝聚人心、改善民生方面持续发挥较大作用,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是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各族群众满意度。在基层储备、充分调研、规范评审的基础上,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果子园村委会果子园村道路硬化、荒田村委会黄豆沟村拦水坝项目,补足基础设施短板,解决乡村发展掣肘问题。二是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各族群众生活更舒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双融双促”,对大营社区环境优化提升,进行池塘改造及绿化、文化长廊、停车场改造等项目,巩固示范社区创建成效,让社区从“一处美”到“处处美”转变。实施杨林镇云林社区进排水沟建设,嵩阳街道回辉社区、牛栏江镇老猴街村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实现雨污分流,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活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三是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整合资源、分点打造,实施集特色商贸、运动休闲、观光体验、经营项目为一体的小街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项目,建设民族美食创意街区、全民健身运动场馆、民族文化长廊以及哈前民族团结示范点项目。四是打造互嵌式发展社区,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将“融荣与共”的理念贯穿互嵌式社区打造全过程,找准城市服务定位,打造兰茂社区实惠业主、方便商户、温暖万家的特色商业街区项目,打造大村子社区集花卉展示中心、电商直播基地,花卉超市、露营基地为一体的花卉产销服务型社区,让“致富花”在社区越开越艳。五是加强项目实施“质效”提升,真正实现从“做项目”到“做示范”。近年来,全县“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注重统筹整合,在项目立项评审前做好“顶层设计”把关,与县财政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优项目规划。注重向培育产业转变,保持60%以上项目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培育好增收致富发展模式,激发自我造血功能。注重向“使用好”项目转变,通过发展产业、志愿服务、开展活动让项目“动”起来。(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