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定目标 多点发力 嵩明县文物工作纪实
嵩明县文物工作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基本遵循,坚决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以保障文物安全与保护为总抓手,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为主线,创新推进舆论宣传工作方式,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一、 文物安全基础坚实有力
保障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基础,嵩明文物工作始终以保障文物安全为总抓手,做深做实做细各项文物安全保障工作。2023年以来,高标准落实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交叉检查和市文物局对文博单位安全交叉检查情况督促检查,取长补短,及时发现监管盲区,及时落实整改措施;高质量开展年度文物安全常态巡查,全年至少开展4次巡查工作,重点围绕责任落实、制度建设、消防设施设备、用火供电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年度累计出动人次70余人次,检查文博单位累计150余项,发放文物保护法等宣传册500余册,群众文物保护观念得到切实提升;高质效开展文物单位消防安全暨消防应急演练,邀请县消防救援大队等业务单位指导并作文物安全消防专题讲座,现场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文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有效强化。
二、 文物保护组织有序得力
文物保护的工作力度得到不断强化。一是积极组织昆明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拟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下矣铎村恩铭不朽碑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工作,提升已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等级。二是组织开展文物“四有”工作,大力推动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冲村大寺、下矣铎村恩铭不朽碑、尖山村大花桥文物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志说明的设立、记录档案的建立、专门机构的设置或专门管理人员的指定等工作。
三、 文物活化利用取得突破
根据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新方针,文物活化利用将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方向。重点聚焦“美丽县城”“历史文化”特色要素,深挖嵩明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建成文庙魁星阁和古盟台2处展馆,总面积约600㎡,计划对外免费开放;探索与文物属地单位合作,先后组织实施圆通寺魁阁、嘉丽泽洪痕海拔石刻、白龙桥魁阁、尖山村大花桥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推进文物合理利用。
四、 文物宣传途径拓面提升
集中围绕宣传方式拓展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多样组织“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通过进校园、进社区、举办专题展等方式,利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图册、举办专题讲座、体验文物拓印技术等形式开展宣传,累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设置流动博物馆,展示数件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为广大群众了解嵩明历史文化、嵩明红色文化和出土文物提供了重要途径。重点推进微信公众号“嵩明县兰茂纪念馆”信息化建设。对文庙魁星阁、古盟台、兰茂纪念馆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语音导览、全景数字展厅、视频赏析、文物鉴赏等服务,扩大了嵩明文物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五、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有力
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外免费安全开放。嵩明兰茂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游客约19600余人次,接待团体60余个;红军长征纪念塔累计接待参观游客2500余人次,接待团体30余个。同时,把场馆场所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议程,修订完善了兰茂纪念馆《安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讲解员管理制度》等基本制度;对红军长征纪念塔及兰茂纪念馆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定期进行整治维护,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和硬实力显著提升。
拟稿:邓文娇
校稿:朱春礼
审核:赛波
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