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轻嵩”让文化生活有更多可能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的引领带动作用,“轻嵩”实现“15分钟生活圈”,近年来,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民族展示馆”等空间,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参与和体验感,为县城增添了新的闪光点,获得了浓浓的文化满足感。
嵩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家门口”的小天地、是民族乡村文化的群体舞台、是苗族文化传习的“再生力量”、是本土非遗与文旅的新融合、是景点花海中的书香驿站、是花艺DIY创意的新体验、是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路径,它们是嵩明独有的风貌,彰显着嵩明的风土人情、文化命脉、历史根基,是群众共享共玩丰富的圈子,是这样“轻嵩”又具魔力的空间。
龙泉社区秉承“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理念,聚文化茶吧、电子阅览、阅读小屋为一体,使其成为居民群众集聚的空间、人际交往的空间、人心凝聚的空间、人文实践的空间、人格塑造的空间。在这里每周一英语微课堂培训、周二形体课堂培训、周三绘画微课堂学习、周四主题读书会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以多样化、新颖化、不断学习、不断问需于民的新业态模式,受到了群众的深度喜爱是每天必备打卡的地方,形成社区里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龙泉社区活动图
雄风电力文化广场具备了休闲文化娱乐多元化+城市书房的综合场景,空间通过联建共建模式,整合企业、部门资源,致力于打造公共文化共享活动空间,企业职工和地方单位以及周边居民共享建设成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创新。如开展“同心筑梦闹元宵,携手共绘新篇章”元宵文艺汇演、“三八”妇女节活动、“奋进新征程,时代展繁华”文化工会等活动,在这里人们可以获得学业、品德、精神上的进步,可以开启灵性和悟性,引导彼此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舞出风采形成文旅融合的新局面。
雄风雄风电力文化广场活动图
西山大湾村于2017年评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西山大湾苗族文化展示馆是一个展现嵩明县域内苗族历史变迁、民俗文化原生面貌和场景的场馆,收藏物件较为完备,形成了一个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加强了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同时开设苗族手工蜡染、扎染传统文化技艺技能培训、苗族舞蹈学习培训,拓展了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空间。更好地向社会展示非遗文化及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果,为持续推进乡村文化增加文化积淀,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新成果。
西山大湾苗族文化展示馆活动图
在“不起眼”的院内藏着一个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的古盟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它作为嵩明县“美丽县城”建设“特色”板块项目,独具匠心打造的3D数字展厅,向社会宣传展示嵩明悠久的历史文化、诸葛亮及其独特的三国文化,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嵩明花灯和洞经音乐等民俗文化,进一步传承嵩明文脉,打造嵩明品牌。自开放以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多次组织花灯和洞经音乐表演深受群众的喜爱,成功转型为一个“主客共享”的新空间。
古盟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展示基地活动图
百花箐山谷书香驿站是一个建设在景点中的“宝藏之地”,是共享书房里融入共富超市,不仅给群众提供旅游服务,带来了书香气息,还带动当地特色产品的售卖,盘活了闲置的资源,提升当地的经济收入。充分利用百花箐景点,开展元旦猜灯谜、烟花秀、非遗打铁花、牡丹花海等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利用旅游做为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通过与乡村旅游资源的融合,提升文化空间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百花箐山谷书香驿站活动图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用这句话形成蓝蜻蜓文化创意馆再贴切不过了,具有蓝蜻蜓独居特色的花艺情景展示,让人直观的感受到植物不仅仅局限于瓶瓶罐罐中,是创作出“有生命”永不凋谢的花艺作品,展示着干花的文化和韵味。馆内的动物饲养区、咖啡小屋、图书驿站等,免费面向群众开放并与各个学院合作,教授花卉知识、花艺文化的探讨交流、创作新型文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花卉知识和花艺创作,让群众在花香的王国内尽情畅游,致力于把嵩明最美的花艺产品传播到全国。
蓝蜻蜓文化创意馆活动图
牛栏江镇文化站栏江青苑将室内功能分区优化,添置免费开放设施设备,打造集休闲书吧、培训站点、活动开展为一体的服务站点,文化站紧抓节日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家园”正月里来闹元宵主题活动、“开卷有益人生 读书点亮生活”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艺术培训辅导等活动,“小小驿站”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的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增添新动力。
牛栏江镇文化站栏江青苑活动图
下一步,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找准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特色亮点,通过举办读书会、文艺表演、非遗传承、兰茂文化、红色文化为纽带,结合传统节假日活动等,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扩充文化综合场所效应,增强文旅收获感;继续抓好免费开放工作,指导保障空间长效运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管理,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让文化空间“活”起来,使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大力推行“轻嵩办”让公共文化服务轻松走进社区、走进校区、走进企业,努力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服务激发出文化活力,让服务更有文化温度。
拟稿:王子秋
核稿:杨晓娟
审稿:袁燕辉
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