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嵩明

【嵩明党史】|第1期:中共嵩明地方组织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动

发布日期:2021-04-26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嵩明是云南建党和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县份之一。在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的帮助指导下,1927年,嵩明党组织成立。

1

中国共产党在嵩明的组织活动,是从共产党员李少竹开始的。1927年初,受中共云南支部派遣,共产党员李少竹回到嵩明,以嵩明县教育局长兼县立初级中学(今嵩明一中前身)校长职务为掩护,开展建党活动。李少竹等在“改善自己,领导社会”的口号下,创办《旭光》周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骨干,发展党的组织。1927年3月间,根据上级指示,李少竹在嵩明中学主持召开党员大会,成立嵩明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嵩明支部委员会,他任负责人。9月,成立中共嵩明县委员会,隶属云南省特委(1927年12月改称中共云南临时省委)领导,李少竹被选为党组织负责人。嵩明县委成立后,领导开展群众斗争,发展壮大党的组织。至1929年6月底,嵩明县委下辖4个区委、9个支部,全县共有党员51人。

2


李荣培

(1900—1951)

字少竹,号卫农,嵩明县四营上马坊人。

      1918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今昆明一中前身)读书。求学期间,参加过昆明的学生运动。1922年秋,考入北京国立农业大学就读。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3月,参加李大钊等领导的反帝反军阀的爱国学生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任中共嵩明支部委员会、中共嵩明县委负责人。5月当选为省农协常务委员。1934年冬,李少竹出任云南省农校训育主任兼实验农场场长。1942年6月,任嘉丽泽水利工程处副处长、处长,全力以赴治理和开发嘉丽泽。至1947年,数千亩水淹地变成了良田,他创办的嘉丽泽经济农场(合作农场)也瓜果飘香,初见成效。1949年9月,响应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号召,参加起义。1950年1月被任命为嵩明县临时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3月被任命为县人民政府工商科科长。1951年10月23日,因错案被错判处决,时年52岁。1984年9月20日,得到平反昭雪。

3

1929年3月,省临委派巡视员到嵩明视察,主持召开县委扩大会议,改组中共嵩明县委员会,委员由诸同然、鲁映荣、鲁华等5人组成,其中常委3人,分任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诸同然为负责人。

嵩明县委成立后,继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至1929年6月,嵩明县委下设县城、大庄、杨林、白龙4个区委,9个支部,共有中共党员51人。

1930年3月,国民党云南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成立,通过“严制反动”的反共提案,加紧反共步伐。云南省政府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全省。1930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1930年1月成立)驻昆明的机关遭到破坏。嵩明县党组织与省委失去组织联系。1934年春,嵩明党组织完全遭到破坏,停止活动。

从嵩明党组织创建到被破坏的7年间,嵩明党组织领导开展了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有力地冲击着国民党地方政权的统治。

1927年4月,李少竹在嵩明中学主持召开国民党党员会议,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嵩明县党部(左派),下设执行、监察两个委员会,选举杨泽为国民党嵩明县党部书记。1928年2月,国民党嵩明县党部被查封,停止活动,书记杨泽和执行委员李如膏被捕,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7月,建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嵩明支部委员会,诸同然任团支部书记。共青团嵩明支部委员会成立后,发展共青团员10余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共青团员开展反对军阀混战、反对封建主义的学生运动,成为党组织的得力助手。1928年,云南省政府实行“清共”政策,嵩明团支部遭到破坏。

4

诸同然

(1906—1938)

字子毅,化名张曙光,杨桥上大庄人。

嵩明中学师范班毕业。

 1927年,诸同然任嵩明县团支部书记。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领导嵩明中学的两次学潮取得胜利。1928年3月任中共嵩明县委员会临时负责人。1929年2月负责嵩明县委工作。1930年化名张曙光,在昆明开展地下工作。1934年初,在云南大学演讲会会场发散传单时被捕,入省模范监狱关押。1935年出狱后返回嵩明,先后在石麟庵小学和风溪寺小学任教,继续进行地下革命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滇军60军北上抗日。1938年4月在台儿庄战役中为国捐躯,时年33岁。

5

 为更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斗争,1927年4月底,嵩明党支部以国民党县党部名义在县城关圣殿(今县残联驻地)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嵩明县农民协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县城、山脚农协会员和附近乡村的农民代表共1000余人。大会由李少竹主持,选举崇正小学校长杨泽为农协会主席,马登云、李如膏等为委员。农协成立后,省特委委员、省农委书记、省农协主席李鑫多次到嵩明指导开展群众运动,嵩明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形成燎原之势。至8月

县内的大庄、倚伴、袁家村、白龙寺、新发村、大树营、中位村等27个村镇建立了基层农民协会,会员达6000余人。声势日益壮大。

嵩明的农民运动引起了省特委的关注。中共云南特委书记王德三在向中央报告的《云南工作概况》中,称赞“李永(荣)培同志在嵩明很有号召力量”“嵩明的农民运动比较发展”“农协会公然大帖告示,用碗大的印……”

1928年初,国民党嵩明县党部和农协等群众组织完全遭到破坏。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