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深化改革

嵩明县纵深推进小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1-03-11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今年1月,嵩明县小街镇被确定为全省1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是昆明市唯一的试点。4月14日,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嵩明县小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0月13日,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该方案。嵩明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做好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压实改革责任,系统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一、 加强组织领导抓统筹,形成改革试点工作“施工总图”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小街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抓好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改革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及时向省、市和滇中新区请示报告改革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认真研究改革试点目标任务,深入分析小街镇实际情况和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嵩明县小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三是细化分解任务。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改革任务的督促督办和统筹协调,明确每项改革任务的具体工作、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对工作中必需把握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形成时间进度总体把控、关键环节总体把握、职责任务清楚明确,要素齐备、系统全面的改革“施工总图”。

二、 把握工作节奏抓协同,明确改革试点工作“施工路线”

一是分清“急”“缓”。对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等急需推进的改革事项,在与上级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同步上报改革方案、启动前期工作,实现改革方案获批、准备工作就绪。综合行政执法等需要具备相关条件才能开展的改革事项,暂时维持现行模式不变,待执法主体资格确认、执法人员培训等工作完备后逐步开展。二是分清“先”“后”。把机构编制调整和人员转隶作为最优先事项,做到“职权未动、人员先行”,研究制定小街镇机构编制方案,首先将机构职能和人员调整到位,明确具体人员岗位职责后,相继开展职权下放、综合执法等改革,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有效对接、无缝衔接。三是分清“难”“易”。坚持先易后难、稳妥推进。在行政职权下放过程中,先将小街镇容易承接、急需管用的职权下放,再逐步下放情况复杂、承接有难度的职权。在综合执法改革过程中,先从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试点执法,再逐步开展情况复杂、程序严格的执法活动,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行。

三、 紧盯改革任务抓推进,组建改革试点工作“施工分队”

改革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19项改革任务,嵩明县相应组建6个专项工作组,配套组建综合协调组,形成7个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围绕“实现一张蓝图引领新发展”改革任务,组建镇域规划组。启动小街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服从上位功能定位、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开展小街镇国土空间规划,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和技术资金支持。二是围绕“搭建一个中心审批新平台”改革任务,组建扩权赋权组。将省市批复同意的127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小街镇实施,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推进集中审批政务服务和村级为民服务站、网上服务站点建设。三是围绕“构建一套体制管理新模式”改革任务,组建体制改革组。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优化小街镇党政机构设置,根据小街镇承担的赋权履职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编制资源进行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四是围绕“探索一支队伍执法新机制”改革任务,组建执法改革组。整合分散在各站所、分局的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下派执法指导人员,强化执法装备等保障,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五是围绕“形成一网统管治理新格局”改革任务,组建网格治理组。将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类网格整合设置,建立综合化网格管理制度,实现“多网合一”,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产品供给社会化。六是围绕“建立一套机制激发新活力”改革任务,组建政策保障组。进一步完善和理顺小街镇财政体制,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加强协调上级部门,加大对小街镇项目、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加快小街镇产业发展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组建综合协调组保障各专项小组改革任务统筹推进。

四、 探索经验做法抓质效,形成改革试点工作“施工亮点”

一是在“多规合一”上下功夫。坚持规划先行,开展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等“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先后8次听取“多规合一”编制阶段性成果汇报,预计12月底形成最终成果。同时,市级将统筹核减小街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耕地保有量指标,拟在未来15年内为小街镇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8000亩。二是在“机构瘦身”上下功夫。在不提升机构规格、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小街镇由“五办七中心”12个机构精简为“两办六中心”8个机构,形成精简高效的党政组织架构。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在精简机构的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单独设置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三是在“多网合一”上下功夫。建立综合化网格管理制度,将小街镇各个网格全面整合为一张综合性“全要素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同时,采取互惠合作方式,由合作方免费提供工作平台和技术支持,应用大数据、卫星监控、高清影像识别等技术建设“智慧小街”,打造集社区管理、智慧交通、土地保护监控、森林防火预警等为一体的一张网统管智慧平台。四是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将党建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了哈前村“党建+乡镇治理”、积德村“党建十民族团结”、五条沟村“党建+村容村貌提升”等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引领带动各项改革工作。

截至目前,在职权下放方面,嵩明县已印发第一批赋权目录清单,在依法赋予的127项县级职权中,有121项可以顺利承接并开展工作,有6项因为专业技术较强或涉及统筹考虑进而暂缓承接。积极筹建新的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将所有下放到小街镇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入为民服务中心,规划设计40个窗口,预计明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在财政激励方面,按照“核定基数、超收返还”的原则,2020至2022年期间,以上一年小街镇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基数,超收部分由嵩明县财政全额安排给小街镇。积极协调滇中新区予以明确分享的县级增值税10%部分,全额安排到嵩明县用于小街镇经济社会发展。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挂职锻炼、岗位聘用、购买服务等办法,从镇村选派一批、由县级职能部门下派支持一批、向社会选聘一批的方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实行县级单位派驻(派出)机构与小街镇党政机构、事业单位领导交叉任职,人员实行集中办公统一调度,预计12月底可以完成相关工作。选拔村级后备力量46名充实基层队伍,目前已完成岗前培训。

下步,嵩明县将严格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小街镇改革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做法。


分享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