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深化改革

加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11-25 来源: 嵩明县人民政府

为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农〔2017〕53号)、《云南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嵩明县依托云南省花卉园区的产业优势,于2018年启动了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以下简称“农综改”)。近日,我们在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部分外地经验做法,提出了加快推进嵩明县农综改建设的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梳理汇报如下:

一、 嵩明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体系健全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省花卉示范园区,同时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委县政府目督办、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嵩明分局、县科工信局等部门牵头的9个专项工作组,花卉示范园区、嵩阳街道、杨桥街道、小街镇以及所涉的龙街、哈前等村(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农综改工作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项目建设正常推进

嵩明县农综改工作以“一核两极多点”为改革试点空间布局,即以省花卉示范园区为核心,辐射3个镇(街道)7个村(居)委会,试点试验区域面积412.47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8.93万人,实施项目共34个。截止2019年7月,已完成10个项目,占全部项目的29.4%,总投资约1572万元;9个项目正在实施,完成进度从10%至90%不等;8个项目完成方案论证工作,近期准备启动招投标;7个项目正在设计阶段,实施单位正在积极对接。其中龙街、哈前项目推进较好,改革成效初显。

(三)制度创新有突破                            

在制度建设方面,已制定出台了《嵩明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嵩明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嵩明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嵩明县乡村治理实施方案》《嵩明县农综改项目管理办法》《嵩明县农综改资金管理办法》等10余种制度、政策措施,保障了工作有章可循。在模式创新,经验探索方面,一是龙街党总支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唱戏。以土地入股等方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产业,动员800余户农户参与,既发展了集体经济,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联动建设党群活动中心。花卉示范园区管委会以“基层党建+互联网”的线上线下互动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企业、机关、非公组织的联动服务,实现党支部以点带面的乡村振兴模式。

(四)资金杠杆“小撬大”

充分发挥了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整合、撬动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试点试验区。截至2019年6月,共引入社会投资5526.95万元,分别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建设177万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41万元,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270.95万元,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机制5038万元。

(五)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花卉示范园区安排专人负责农综改信息工作,积极与宣传部门对接,邀请中央、省(市)、县媒体对农综改取得的突出成绩、亮点、特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并与新华网签订了宣传合作协议。2019年,嵩明县农综改工作在中央、省(市)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5篇次,向县委办、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及财政部门报送信息26条。根据工作进度,自今年6月起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发布一期工作动态信息。新建大型户外宣传展板4块,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 嵩明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存在问题

(一)工作落实存在“上热下冷,前紧后松”的局面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综改工作,成立了“1+1+1+9”的组织领导体系,即1个领导小组、1个指挥部、1个办公室、9个专项工作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县政协专门召开了专题民主协商会,县人大、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政研室(改革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多次对农综改工作提出建议。前期争取立项工作做得好,抓得紧,花卉示范园区主动作为,各部门积极配合,项目争取工作取得良好成绩。但在工作实际推进过程中,办公室、各专项工作组还存在责任意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二)农综改项目建设推进缓慢

目前,农综改项目建设时间过半,但建成的项目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小项目,规模较大的科技创新类项目主要集中在花卉示范园区,进展较为缓慢。从总投资看,截至目前,完成率不到30%。从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看,到位财政资金3000万元,仅使用912万元,资金使用率30%。

(三)制度创新及经验总结提炼不到位

在我县农综改推进过程中,花卉示范园区、镇(街道)、村(居)委会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制度创新及经验总结方面还有所欠缺。总体缺乏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对于龙街、哈前等条件相对较好的示范点,并未对经验进行书面总结提炼。

三、 外地经验做法

(一)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方面

浙江省嘉善县被确定为2018年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单位,截止2019年4月,实施方案确定的21个项目中已有15个项目启动,完成投资约1.2亿元,改革成效初显。

一是增强村经济造血功能。导入市场化运营理念,建立镇级主导、村级实施、农户参与、社会资本引入、国资参股等多种开发模式,推行村集体经济参与下的资金合作、民宿开发、资产入股、景区运营、电子商务等多途径利益获得机制,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二是探索“飞地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市场化实体公司运营模式,形成建设与招商同步、出租与分红同频、园区与村集体共同受益的“飞地抱团”强村发展模式。试点区大云镇强村“两创”中心一期作为全县首个“飞地抱团”强村项目,建立将指标注入、资金奖补、规费减免、项目代办等集成一体的引导推进机制。

(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方面

曲靖市麒麟区被确定为2017年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单位。截止2018年底,8个项目16个子项目基本建设完成,投入资金11638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农综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创新制度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麒麟区茨营镇在项目实施中,抓住联村党委创建这一改革创新的“牛鼻子”,在不变更项目区5个行政村原有的行政设置、土地、财产所有权及债权债务的前提下,将5个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重点产业等各类党组织统筹联合起来,成立茨营农业园区联村党委,打破村与村之间的壁垒,增强工作统筹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强化阵地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力。推行为民便民服务站、党员服务站、红色驿站“三站合一”,推进“互联网+党建+服务”,依托村级活动场所,与“一站式”办事大厅融合互补,构建集网络代购、商业零售、快递分发、产品收购于一体的“电商服务站”。三是完善综合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向3个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了第一书记,向2个村派驻镇级领导兼任书记,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三)构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方面

安徽省天长市被确定为2017年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单位,两个试点镇三年计划建设项目350个。2017年,金集镇、永丰镇两个试点镇投入各类资金2.15亿元,建设项目152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指标全部完成,增速高于年度计划和全市平均水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达到试点试验预期目标。2018年投入资金1.84亿元,建设项目122个。

一是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开展农业订单式生产,参加订单的大户(农户)亩均增收200元左右。二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建设一批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为基础的联合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实现股份合作促进增收。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增收,通过交易平台发包给大户种植,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工资性收入,增加了财产性收入。

(四)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机制方面

黄山市黄山区被确定为2017年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单位,项目总体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实施33个试点项目、推进13项改革机制。

一是坚持理念引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环境和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的目标,坚持打造“农村的风貌,城市的功能,地域的文化”的理念,按照“彻底治脏、全面治乱、重点治差”的要求,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条件。二是以“三大革命”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率先在美丽乡村建成区和中心村,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改厕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三是突出精神文明,推进“物的美”向“人的美”转变。紧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大力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探索机制创新,强化美丽乡村建设保障。创新帮扶共建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督查推进机制。强化氛围营造,自觉担当起美丽乡村的政治责任,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四、 对嵩明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建设的建议

(一)充实一个工作班子

花卉示范园区作为农综改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农综改的主战场,既负责统筹协调、又负责主要项目建设,还负责制度创新、经验、亮点的总结提炼,任务重,但农综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没有工作班子,导致具体工作难以落实。建议花卉示范园区认真研究,抽调3-5人组成工作专班,负责政策应用、业务指导和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相关工作,确保机构正常运行,工作扎实推进。

(二)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针对农综改推进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建议花卉示范园区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对照建设标准,认真查找差距。同时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安排专人对农综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查找和梳理,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向县农综改指挥部作出书面汇报。由农综改指挥部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

(三)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

建议请县指挥部统筹,由花卉示范园区根据梳理的情况,筹备召开一次所涉单位、部门,包括各专项小组参加的一个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单位工作汇报,深入了解项目推进和制度建设情况,促进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确保2019年农综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四)召开N次现场办公会

建议县指挥部主要领导牵头,就花卉示范园区梳理提出的重点项目用地问题、审批问题资金拨付问题、各个试点的典型经验总结等问题,分别召集所涉部门和专项小组召开专题现场办公会,紧盯重点难点,加强协调联动,细化工作措施,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推动农综改工作全面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五)组织一次外出考察学习

建议由县农综改指挥部统筹,组织花卉示范园区、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政研室(改革办)、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金融办、环保局、科工信局、嵩阳街道、杨桥街道、小街镇、龙街、哈前等主要部门相关人员到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学习实施壮大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生态文明的经验做法。考察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取长补短,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制度创新,同时对我县试点实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案例和亮点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我县的农综改工作。(县农业农村局)


分享到:
收起